接吻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话长江三鲜一城一诗长江行之江阴 [复制链接]

1#
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905531.html
下图:白烧河豚

因为野生河豚含有剧毒,如在烹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使食鱼之人丧命。上世纪50年代,江沪一带只有江阴烧的河豚能卖,江阴人的“拼死吃河豚”并非鲁莽之举,去毒技术代代相传。一到阳春三月,谁家办事,考究一点的,都会用上河豚做大菜。那时候,沿江一带的渔民家,家家吃河豚,户户会烧河豚。在粮食不足的岁月,河豚是渔民的主食。随便招呼一声,烧河豚的师傅能同时喊来好几个。当时,因为食用河豚事故频发,相关部门下发规定,东起长江入海口,西至马鞍山,这一区域内,渔民所捕捞到的河豚,统一由江阴黄田港、韭菜港、申港等5个定点港口收购、供应(只准出售熟河豚)。

外地人想吃河豚怎么办?只能来江阴。当时卖河豚,谁洗、谁宰、谁烧,有严格的规定,责任到人。老一辈渔民还能回忆起来那年月,将河豚宰杀、切块、红烧,每天的工作就是一锅一锅烧河豚。很多外地人坐着车、船到江阴买烧河豚,一碗河豚炖莼菜零售五毛钱。当时可谓是江阴河豚文化最辉煌的一段历史。

但随着长江生态恶化、过度捕捞等因素,年起长江野生河豚已难觅踪迹。现在,随着各地河豚的规模化养殖,养殖河豚的毒素大大减少,让更多厨师涉足烧河豚的领域,现在养殖的河豚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但是江阴人的河豚去毒、烧制技术依然为业内津津乐道。

“长江第一绝”之鲥鱼

鲥鱼,体形似鲂,青背银腹,肥而不腻,其味最美处在皮鳞之交,故食时不去鳞。江阴老话讲“清明挂刀,端午品鲥”。苏东坡在品尝过鲥鱼后留有诗云:“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鲥鱼最大的可达十余斤,其鳞耀耀入目。初起水时,银白鲜嫩,华丽无比。它有鱼的美味,亦有肉的质感,吃到嘴里滑溜细腻,肥腴醇厚,馨香扑鼻,远胜其他鱼品。

端午佳节吃鲥鱼,江阴鲥鱼作为江阴“长江三鲜”之一,上市最晚,肉质最肥、味道最佳、鳞下多脂,是名贵的食用鱼类,为江南席珍,历来备受文人雅士追捧,也是明清时期皇帝点名的贡品。

进贡鲥鱼,丝毫不亚于“一骑红尘妃子笑”,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于南京设立贡船,贡船常年载着地方特产时鲜,往返于运河南北不绝,其中就有鲥鱼。由于鲥鱼难以保鲜,出水即死,易于腐烂,所以每至一处都要换冰,确保其新鲜度,所以每年五月十五,满载冰藏鲥鱼的贡船要准时开船,昼夜兼程,直赴北京,六月末到北京,七月初一献于太庙,然后供御膳。明朝文坛领袖何景明曾作《鲥鱼》一首,描写鲥鱼入贡的情景: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

赐鲜徧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

陆上飞马传递,运河冰船护送,三千里路,银鳞细骨,人间珍馐。此番景象,颇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味道。

养殖鲥鱼

但由于鲥鱼难运,运到京城已不新鲜了,明朝《万历野获编?卷十七》中记载:因为鲥鱼出水即死,肉嫩易腐,所以在明朝进贡鲥鱼时,哪怕快马加鞭、贡船加冰,运到北京,鲥鱼还是有异味了。所以御膳房的厨子将鸡肉、猪肉、笋子等食材、调料混在一起烹制,以掩盖原来的气味。“上颁赐阁部大臣,及经筵日讲词臣,先人时叨恩赍。次日早朝谢恩,贵榼辈杂调鸡豕笋俎,以乱其氮,用以银沙锣饷遗近臣,侈为珍味,然实不堪下箸,亦何止海上之癖也。”皇帝体恤臣子,赐鲥鱼于诸臣,大臣们虽感激涕零,连称此味只应天上有,但实在下不了筷子……

关于鲥鱼的做法,最受欢迎的就是清蒸了。一尾鲥鱼只需蒸,鲥鱼的鲜美,主要在于皮鳞之交,所以有“鲥鱼吃鳞,甲鱼吃裙”的说法,其烹饪要领在于不去鳞。据说以前江阴有钱人家的婆婆会以此考验媳妇,去鳞与不去鳞,身份高低立显。

袁枚《随园食单?江鲜单》里又有“蜜酒蒸食”之法,清蒸出来的鲥鱼,按照苏轼的说法是“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鲥鱼虽鲜美,可惜刺多,著名作家张爱玲说:“有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江阴鲥鱼港公园江边

年后,长江的野生鲥鱼已经基本绝迹,张爱玲要是在世,恐怕只恨再也吃不到长江鲥鱼了。它只能存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里,存在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诗歌小品里。

长江渔业资源大保护

江阴市一直致力于保护长江渔业资源,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由于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过渡捕捞等原因,长江里的野生鲥鱼已经灭绝、野生河豚基本消失,野生刀鱼资源也接近枯竭。为了让“长江三鲜”继续繁衍,从20世纪60年代初,水产科技人员就开始“长江三鲜”人工养殖试验,由于种种原因鲥鱼和刀鱼的人工繁育均未取得成功,但河豚的养殖技术于年由上海水产研究所试验成功。年起,江阴人郑金良每年无偿向长江放流自己繁育的河豚,开创了中国水产养殖史上由个人无偿向长江大规模放流珍贵鱼类的先河,至今累计已放流余万尾。

年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年,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组织建立了中国科学水产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包括江阴申港三鲜渔业养殖有限公司研讨长江刀鱼的人工繁殖和产业化开发,通过扩大养殖规模研究规模化的养殖繁育以及产业化的进展,目前已有了初步成果。江阴相关专家通过数年的技术攻关,攻克了养殖鲥鱼(北美洲鲥鱼)的人工繁殖、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中的多项技术难题。如今,国内最大的“长江三鲜”养殖基地河豚鱼村已在江阴申港崛起,多亩水面平均亩产值超过5万元。

江阴申港河豚渔村

江阴市将每年6月12日定为“长江放流日”,已连续18年向长江放流河豚等珍稀鱼类和四大家鱼鱼苗鱼种,数量已累计超过1.6亿尾,对改善长江江阴段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年复一年的持续放流,长江江阴段鱼类资源种群数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渔获物不断回升,部分渔民甚至捕捞到了野生河豚,长江江豚也不时出现在长江中,但要形成种群,还需要继续努力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从年1月1日起,长江开启10年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长江三鲜”将暂成为历史,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是长江大保护的必然趋势,今天的禁捕,是为了长江能够恢复往日的生态多样性,这是我们与自然的和解,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再见啦,长江三鲜!盼十年后再见时,又是“鱼虾接海随时足”的一片盛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